安塞挂职侧记(一)

文章正文
发布时间:2024-10-14 09:49

安塞挂职侧记(一)

——人文地理篇

我部在陕西延安挂职干部  张玲玲

  安塞,顾名思义,“安定边塞”。春秋时期属晋国版图,少数民族白翟所居,有“古为白翟地”之说。因地处草原与中原的交叉地带,且与北部少数民族相近,历代为兵家纷争之地。秦汉以来设置高奴县,隋唐五代为金明县,宋设置安塞堡,自1252年(南宋)立县,距今已有760余年。从其县域内仍存的古迹“秦直道”、“芦子关”即可想见古时作为边关要塞所必经的大漠孤烟之意与金戈铁马之势。也正因其独特的天然地理环境,构造了这里独特的人文景观、生活习性,以及民众性格特点。再加之革命老区洗染,让安塞这片土地,格外引人瞩目,细细品之,不无妙趣。

革命传统和特殊地位

  为人民服务的发祥地——安塞是陕甘宁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毛泽东曾7次涉足安塞,并于1947年在安塞王家湾住了58天。著名的《为人民服务》主人公张思德当年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,牺牲地就在安塞楼坪石峡峪。因此说,安塞是为人民服务的发祥地。

  党员承诺制的发起地——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时,安塞创造性地推行了农村党员承诺制,围绕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,采取党员个人提出承诺事项、党组织审核把关、公开向群众承诺的办法,组织党员为群众办实事、做好事、解难事,在服务群众中彰显党员的先进性,后来这一做法在全国推广。因此说,安塞是党员承诺制的发起地。

  科学发展观的试点县——胡锦涛曾于2006年除夕来安塞侯沟门村过大年,之后与村民还有过两次书信往来。在2008年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,安塞被列为试点县,同时也是胡锦涛同志的联系点,他于2008年再次来安塞调研,之后习近平也来安塞视察过科学发展观的开展情况。也正是那几年,安塞在山东、江苏及各部委和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援助下,有了长足发展,尤其在民生改善、基础设施建设、老区发展、产业提升等方面获益良多。

  科学发展观试点县给安塞带来了大发展,也带去了大参观。据县上同志回忆,那几年每天都要接待大量学习参观访问团体,一度导致人手不够用。曾与总书记过大年的村民康海发,第二年顺势在自家院子办起了农家乐,据说那两年生意甚是红火,至今驱车路过他家胡同,仍见大幅他与总书记的合影;侯沟门村的村支书杨丰岐曾接受过无数次采访,是第十一届、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,可以说是安塞第一人,也是陕西第一人了。

民俗文化的产生与发展

  安塞最为知名的是其陕北民俗文化。安塞腰鼓、安塞剪纸都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安塞农民画、安塞民歌也享誉海内外。为人熟知的星光大道无冕之王王二妮就是从安塞走向全国的,在她的影响下,安塞已有十余位民歌手走上了星光大道,如今随便组织一台晚会,就是“星光大道安塞风”。

  探究陕北民俗文化的成因和发展,会发现地理因素对文化形成的重要作用,所谓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,人类自古即是在与天地平衡中找到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方式。陕北所保留和传承下来的多为古老民间文化,因这片地域为农耕文化、草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所交融,加之古代交通不便、较为隔离的闭塞环境,使陕北文化和艺术风格的传承以原始、上古和秦汉为主,至今在安塞还尚存的石窟古迹即是例证。每一种文化,尤其民俗,都有其来源于生活的深层次原因和合理性。

  腰鼓——又称花鼓,源于战鼓,至今约有2000年历史。古代战场上“以鼓助威、以鼓报警、以鼓庆贺”。待其军事用途消失后,便作为人们欢歌舞乐的道具。腰鼓最初是作为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,腰鼓手多为身体强壮、身手敏捷的人,既是表演者,也是秧歌队的保护者。后因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而从秧歌中分离出来,成为一个单独的艺术门类。现在我们常见的腰鼓表演多是只有“形”而无“意”。正如老辈人感叹的一样:腰鼓是不能在舞台和泥板路上打的,腰鼓要在黄土地上打、在庄稼院里打。一个“劲”、一个“狂”:打给自己,尽情释放黄土蔽日下受苦压抑的情绪和愤懑;打给乡邻,驱魔除妖、庆贺新岁、增添喜气。那,才是“打腰鼓”的内涵。

  民歌——陕北民歌,以信天游为代表,著名歌曲《东方红》就是民歌手李有源根据陕北民歌曲调而改编的。而陕北之所以盛产信天游,源于赶牲灵这个职业。以安塞为例,现在的安塞是个移民县,该县土著因1856年的回民叛乱杀戮以及民国十八年(1929年)的大灾荒而所剩无几,于是榆林、子洲、绥德等地的人们逃荒来到了这里,也把各地民歌带到了安塞。那时为了活下去,男人们赶牲灵到各地贩盐、贩皮草、贩骡马,在这山大沟深、人烟稀少的黄土高原腹地,信天游就是这些孤寂的赶脚汉子们安慰孤独、驱散恐惧的灵魂良药。歌者把平时聚集在心里不便启齿的心事和所思所想,以响遏行云的气势倾诉于空旷的山塬,达到情绪的最彻底宣泄,因此信天游是陕北人唱给自己心灵的歌,不是唱给别人听的。而现在搬上舞台能唱出口的曲目,只是陕北民歌很小的一部分,陕北民歌中大量写实的、悲情的、私密的创作品种是不适合舞台表演的。1983年,电影《黄土地》要寻找素材,民歌大王贺玉堂就在安塞的窑洞里动情地唱了一夜,而陈凯歌和张艺谋也被感动得流了一夜的泪。

  剪纸和农民画——剪纸,又称“窗花”,是靠世代口授心传保留下来的民间艺术。而安塞农民画多数即为“剪纸型”,先剪好图案,再填色描绘,但也不乏有灵性的农家妇女直接在白纸上线描手稿再作色。如果说民歌是男人们解除孤寂、宣泄情绪的良药,那么剪纸就是婆姨们表达喜怒哀乐、调剂苦闷生活的写照。据说1980年之前的安塞乡村,几乎每个妇女都有一把剪刀,剪纸不仅是姑娘心灵手巧的象征,也是婚丧嫁娶、风俗节日、装饰环境、驱邪避瘟、制作刺绣等必不可少的应用内容。安塞剪纸的内容甚为丰富,特点是神似而形异,不是人们观念中的“形象逼真”或“惟妙惟肖”,而是追求意象的内在精神,这也是陕北人率性随意甚至叛逆的性格反映,就像信天游一样,强调“随心走”和“穷乐呵”。让人惊叹的是,三四十年前这些足不出户的婆姨们依据口传心授创造的剪纸,竟与2000多年前的汉代甚至周、商时代的玉佩或画像石惊人的相似,被专家学者称为“活化石”,足见剪纸所彰显的文化底蕴。

  腰鼓和民歌虽然登上舞台就失去了原来的滋味,但起码保留了下来,并在与时俱进中创新发展。而剪纸这一技艺却有成为“最后的吟唱”之趋势,民间老艺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大有“人亡艺绝”之态。还有像陕北说书、转九曲、抬楼子、祈雨、过关、看天等民俗形式都再难一见。生活方式的改变冲击着民间文化生存的土壤,有着深厚民间文化底蕴的民俗活动已急速消逝,随着社会不断进步,农耕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,人们的审美方式也随之改变。

  安塞县具有如此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,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历史上交通和文化极其封闭,才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古老民族文化传统。虽然近年来安塞推行民间艺术“四进课堂”,也定期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技艺培训班,但现代人多以此为爱好,鲜有人专业从事这个艺术门类,更难有优秀作品问世。如今一个开放发展的安塞,如何更好地保护和推广民俗文化、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传统,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。

民间风俗之一二

  庙多——安塞县辖8镇1乡,2950平方公里,211个政村。走在田野乡间,几乎每到一处必有庙。这里的庙与我们日常印象中的庙不一样,规模不大,不是佛教典型建筑,一间庙常有释、儒、道并设,没有出家人,平时少香火,一般一年只有一次庙会,每个庙都设有戏台,庙会时请戏班子演出。下乡期间,走访了几间庙,大致分三类:一是古代石窟类,多为北魏、唐、宋、元所留遗迹,依山而凿有洞窟和佛像,现被后人在此基础上整修为庙,由于地势原因,扶梯较陡,洞内空间较小,人们多是上完香火即下梯;二是旧庙翻新类,安塞人喜修庙,龙王庙、关帝庙、祖师庙、娘娘庙、山神庙、土地庙、马王庙等,不胜枚举,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人们不断翻新或扩建旧庙,这类庙往往主题不变,具有一定规模;三是持续新建类,安塞境内规模最大的庙宇要数云台山和沐浴观,二者依山势从前而后、自下而上兴建,远观气势如虹,随着资金不断注入,每年修建一部分。以云台山为核心还有一个民俗节日“延安老醮会”,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修庙完全是民间自愿行为,由乡民集资。分析这其中的原因,一是早时由于交通闭塞,文化落后,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了消灾免难,祈求风调雨顺、人畜平安,便寄希望于神灵,不惜劳资建庙塑像;二是由于地理因素,人们大多散居,一个自然村落可能只几户人家,遇到灾害、兵乱等实无力抵抗,便需方圆十里八村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组织,这个组织就叫“会”,依托庙而生,逢庙会而聚。会,既是人们交往的一个圈子,也是人们心灵的一个归属。会长往往很有权威,大的会还有很多分会。每年庙会,属于这个会范围内的乡民都要来敬奉神灵,随喜捐赠。说到集资修庙,人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涨,平日再贫困的人家,一旦修庙时都踊跃捐资,庙会后统计捐赠数额,用于这一年度的庙宇管理维护和修建。人们从不怀疑捐赠的款项是否全部用于修庙,就像大家说的:谁敢花庙上的钱?

  白事重于红事——婚丧嫁娶历来为人重视,这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,在哪里都相似,但安塞却有其特殊习俗。红事自不必说,车队阵仗宏大,专有一个5-7人鼓乐队,可谓锣鼓喧天、唢呐齐鸣、欢天喜地,而且不分上下午,遇到好日子全天从早到晚都有“好时辰”,县城的两条街道会一直有“婚礼进行曲”。值得说道的是白事,远比喜事隆重。安塞人,甚至说陕北五县(吴起、志丹、子长、延长、安塞)非常重视丧礼。记得到安塞第一天,就见路边一家人在门前摆着逝者大幅肖像和纪念条幅,花圈众多,人人披麻戴孝,好几日不散,以为是大人物的一场悼礼,日后逐渐得知,这就是普通人家的葬礼习俗。有时听见窗外鼓乐声常分辨不出是红白喜事哪一种,待走到窗前一看才知是白事,阵仗远比红事庞大……

 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,死者(尤其男人)若生前没有成家,比如青年人早夭或老者单身,其家人(或族人)要在他死后再给“他”寻一位“配偶”,即配“阴婚”,意为“生前单着身后也要成双……”当然,这“配偶”不可能是活人,所以这差事有时甚至比活人还难办。而且一旦办成不便宜,和在世时迎娶新人一样,要下聘礼,五六万有之、十万八万有之,因此有的人家办丧礼比办婚礼花费还要大,对于一般人家也是一种较大负担。若问为何一定这样?答曰“习俗”;不依会怎样?“人言可畏,面子比里子重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