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的很多节日与节气之间都存在对应关系,“端午”也是如此。
端午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也是我国首个跻身世界非遗的节日。端午节一直都有吃粽子、挂艾叶、饮雄黄酒等传统习俗,满满的仪式感里还蕴含着许多养生之道。
名副其实的“全民卫生节”
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、龙舟节、午日节、五月节等,是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,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,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始祖,与春节、清明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
2009年9月,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。不过,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端午可谓是一年一度名副其实的“全民卫生节”。
端,是“开端”的意思;午,在十二地支中属火,是阳气的极致。民谚有云,端午节,天气热,五毒醒,不安宁。从中医的角度来讲,它是一年中阳气非常隆盛的时节。在这时节里,高温湿热,天气烦闷,蚊虫滋生,身体难免受侵扰。也正因如此,古时候,人们会在这一天洒扫庭院,挂艾枝,悬菖蒲,洒雄黄水,饮雄黄酒,激浊除腐,杀菌防病。
家家户户都要将艾叶、菖蒲插于门楣,也有人用艾叶、菖蒲烧水洗澡,并喷洒在房前屋后……全民开始避瘟驱毒、祈求健康长寿。
端午习俗中的“养生秘密”
端午节丰富多样的民俗习惯,熏艾叶、挂菖蒲、佩香袋、驱五毒、洗药浴等,都与中医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暗藏了不少养生的玄机。
◎插艾草 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。在端午节,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。家家都洒扫庭除,以艾草、菖蒲插于门楣,悬于堂中,认为可以治百病、招百福,祛除各种蚊虫毒物,使人身体健康。
武汉市中医医院综合药学部主任药师张义生介绍,艾蒿又名艾草,是芳香化浊类中药,味辛苦,性温。中医以艾入药,能够温经散寒、理气除湿、止血暖宫。现代研究表明,艾草的茎、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,所产生的奇特芳香,可驱蚊蝇、虫蚁,净化空气,具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。端午阳气旺盛,适于养阳,素体阳虚或冬日易发风湿性关节炎、哮喘等疾患者,最宜于此时艾灸,顺天之阳盛以补人体之阳。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,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,是提神通窍、健骨消滞、杀虫灭菌的药物。
◎吃粽子 端午时节,气候潮热难耐,人们普遍食欲不佳。在这个节气里吃粽子,不仅健脾养胃,还清浮火。传统的粽子以糯米为主要材料,加入豆类、红枣等包以粽叶蒸制而成。北方多包小枣;南方则有豆沙、鲜肉、火腿、蛋黄等多种馅料。
张义生主任介绍,糯米味甘性平,有益气健脾、开胃消食的作用。用来包粽子的粽叶也很有讲究,北方多用芦苇叶,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,这些粽叶不仅具有天然无污染、绿色一次性、易存放、气味清香等优点,还都是清热的中药材。
芦苇叶清热生津、除烦止渴;竹叶清热除烦、利尿排毒;荷叶清热解暑、升发清阳、凉血止血。粽子内馅使用的小枣、赤小豆、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、利尿排毒的功效,而火腿、鸭蛋黄、鲜肉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。
同时,张义生主任提醒,粽子黏滞,不宜多食和空腹食用,尤其不建议拿粽子当夜宵,以免肠胃不适。每餐一到两个即可,糯米粘滞难化,小儿、病人最宜忌之。糯米性温,酿酒则热,故脾肺虚寒者宜之。若素有痰热风病及脾病不能转输,食之最能发病成积,不宜食用。
◎喝端午茶 “喝了端午茶、百病都走远。”我国自古就有端午喝茶、赠茶的习俗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时,每逢端午佳节,百姓都会上山采选百草,晾匿家中常年备饮,以防病健身、防暑解渴、辟秽驱邪,后来人们称此茶为“端午茶”。
张义生主任解释,端午之后伴随炎热夏季,病菌滋生是流感的高发季,这时候常饮茶能帮助提高免疫力,有效抵御病菌病毒。还有持续几个月的酷暑易让人燥热不安。这时候喝一些清热解毒、调理肠胃的茶饮,确实是应季之选。
橘荷饮:健脾祛痰、化浊。陈皮6克,荷叶5克,炒山楂5克,生麦芽3克,加水500ml,文火煎煮20分钟,取汁温服。
枸杞荷叶茶:清心平肝、养神。荷叶5克,枸杞子10粒,干山楂5克,玫瑰花茶2朵,决明子3克,沸水冲泡。
乌梅饮:开胃敛肺、生津。新鲜乌梅洗净控干,加入水和冰糖,熬制成浓饮茶。放入冰箱,待饮茶时取出冲饮。
需要提醒的是,并非每个人都适合中药茶饮,选择时需谨慎。痰湿较重的人,脾气素弱,不宜常服苦丁茶、菊花茶、决明子茶等,以免伤及阳气;阴虚火旺的人,温补会助火伤阴,不宜常服含肉桂、人参等温补类药物的茶饮。因此,夏日对茶饮感兴趣的市民朋友们不妨咨询一下专业医师,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养生茶饮。
◎饮雄黄酒 “饮了雄黄酒,病魔都远走”。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,古时中国人会在端午节饮用,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、鼻、额头、手、足等处,来祈望能够避邪,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。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,雄黄酒外用尚可,饮则有害,必须慎用。
张义生主任解释,雄黄俗称“鸡冠石”“黄食石”,味辛,性温,有毒,归大肠、肝经,有解毒杀虫,燥湿祛痰,截疟,定惊的作用。服用雄黄极易使人中毒,轻者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,意识模糊、昏迷等,重者则会致人死亡。一般为外用,内服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,不可擅自服用。
◎佩香囊 “戴个香草袋,不怕五虫害。”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,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。其实,这就是中医里的香熏疗法,古时自制的香囊中常用到的中草药多具有散风驱寒、健脾和胃、理气止痛、通九窍之功能,且大都气味芳香,含有大量挥发物质,具有一定的抗菌、抗病毒等作用。
夏季虽然阳气最为旺盛,但同时也是人体面临多方面邪气(暑邪、湿邪、寒邪)侵袭的季节。人们把香囊佩戴在胸前、置于房间内或汽车内,中药成分吸入人体后,具有开窍醒神、化湿醒脾、辟秽悦神的作用。这种方法,简便易行,是用来防治预防感冒等流行病的好方法,同时香囊中的中草药对防蚊驱虫也具有很好的作用。
张义生主任提醒,由于香囊中的药物有通窍的作用,孕妇要慎用。另外要保持香囊的干燥,注意防水、防潮。若香囊接触皮肤处出现红疹、瘙痒等现象,请立即取下香囊。
◎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。赛龙舟是一项全身性有氧运动,长期进行这项运动可使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得以改善。
张义生主任提醒,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,天气闷热,体内气血运行不顺,易烦躁忧郁、心悸胸闷,还会导致精神疾患。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通过行走、打八段锦或太极拳、慢跑、游泳等方式保健身心。
端午节的许多风俗习惯体现着人们对防病避疫、健康保健的重视,千百年来延续至今,如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,在日常生活饮食中增加养生元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