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照顾毛主席21年,犹如家人,但主席后来却说:死时不要你在跟前

文章正文
发布时间:2024-11-12 04:55

原创 她照顾毛主席21年,犹如家人,但主席后来却说:死时不要你在跟前

2024-10-31 10:30

发布于:天津市

1963年,罗荣桓元帅逝世后,毛主席感慨至深。有一天晚上,他老人家睡不着,与自己的保健护士长吴旭君唠起了家常。

聊着聊着,不知毛主席想到了哪件往事,突然对吴旭君说道

:“我死的时候,一定不要你在我跟前!”

吴旭君对这句突如其来的话大吃一惊,然后笑着说道

:“您老别开玩笑了,假如真有那么一天,我怎么会不在您身边呢?”

可就在毛主席逝世的前两年,吴旭君果真离开了中南海,回到地方工作。

01

1932年7月,吴旭君生于福建泉州德化县,小时候的她跟着父亲来到上海生活。

1946年,吴旭君考入上海国防医学院护理科,于新中国成立前夕毕业。毕业后,吴旭君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任护士长。

她工作认真,对患者可爱和蔼可亲,且拥有一定的党政觉悟。1953年,刚满21岁的吴旭君被有关部门选中,进入北京中南海丰泽园担任毛泽东主席的护士长。

她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为毛主席的身体健康服务。

获此殊荣的吴旭君内心忐忑不安,毛主席可是一代伟人,别说长期陪伴在他老人家身边,若能亲眼见上一次毛主席,都足以让许多同志激动得难以入眠。

激动归激动,吴旭君还是毅然接受了这项光荣的任务。

当她第一次与毛主席见面时,情绪非常紧张,胸有丘壑的毛主席故意拿吴旭君的名字开玩笑,比作谐音“无细菌”,化解了尴尬。

在之后的工作相处中,吴旭君通过点点滴滴的细节发现,毛主席不仅宽宏大量、不拘小节,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从不摆架子,这一点与江青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
02

看到毛主席个性温暖平和,少女心性的吴旭君也就逐渐活泼起来,甚至还经常与毛主席开上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。

有一次,毛主席和工作人员在中南海边走边聊天,恰巧经过了一片橘子园,被一群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打扰了谈话。

吴旭君就开口对毛主席说道:

“主席,您看这些麻雀都在欢迎您。”

毛主席看了一眼这个调皮的小丫头,说道:“

我看,这群小鸟是在欢迎你,当初我提出要除的四害里面就有它们,那怎么可能是欢迎我呢

?”

1966年,毛主席回韶山老家视察,吴旭君作为护士长一同前往湖南。

一天,毛主席心情大好,就和吴旭君谈论起工资的问题。

当得知吴旭君与丈夫每月加在一起的工资是210元时,他老人家笑着说道:

“200多块着实不少,你的薪酬不低,给你适当减一减薪酬好不好?”

吴旭君明知他老人家在开玩笑,于是就顺着毛主席的话说下去

:“全中国比我工资高的人多了去,要减大家一块减。”

毛主席何等聪明,他清楚吴旭君这番话是另有所指,于是故意装出害怕的模样:“

这一军都将到我的头上来了,要减大家就一块减

。”

由此可见,吴旭君与毛主席之间的关系虽不是亲人,却胜似亲人。她能与毛主席相处二十余载,是许多人都艳羡不已的宝贵经历。

03

既然毛主席与吴旭君感情深厚,二人就像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,那为何毛主席却让吴旭君在自己去世之前就离开中南海呢?

事情还要从1963年罗荣桓元帅逝世后开始说起。

那年的12月16日,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因病逝世,毛主席亲自前往北京医院,向老战友罗荣桓遗体进行告别。

这件事来得过于突然,罗荣桓可是毛主席的得力干将与挚爱战友,年纪又不是很大,对于毛主席来说,老战友的离世算得上是一个较大的打击。

毛主席还写出了一首《吊罗荣桓同志》的七律诗词,其中有两句是这么写的:

君今不幸离人世,国有疑难可问谁

没过多久的一天,毛主席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,吃了安眠药也无济于事,于是和吴旭君聊起天来。

或许是触景伤情,抑或者是有感而发,毛主席首先向吴旭君谈起了他的母亲文七妹:“

我很喜欢我的母亲,她是个善良的农村妇女,待人诚恳,尽管不懂搞群众关系,但却为人很好,受人尊敬,死的时候来了好多乡亲,跟我父亲死的时候根本不一样,我总忘不了这件事情

。”

毛主席又询问吴旭君:你对母亲的印象好不好?

吴旭君回答道:“

我母亲死得早,在我8岁时她就一命呜呼!所以我对母亲的印象不深

。”

吴旭君看到毛主席打开了话匣子,情绪也非常高涨,她把珍藏在心底一个很久的建议向他老人家说了。

“主席,我有自己的一个想法,不知对不对,我认为我们党的政策应该要改,对一个人真好,就在他活着的时候好好对待他。如果生前对他不够好,等他死了又办酒席又大办白事,这一套对死者没有什么好处,只是为了给活着的人看,装装样子罢了。”

毛主席万万没有想到,自己身边这个活泼单纯可爱的护士长,居然对生死有如此高的见解。

他老人家沉吟了一下,说出了自己的看法

:“在革命队伍里必要的追悼会还是要开的,这是为了寄托哀思,但不像老百姓那样大操大办红白喜事,你的问题我可以考虑一下。”

说完,毛主席继续大口抽着烟,又过了一会,他突然冒出一句:“

吴旭君,我死的时候你不要在我跟前

!”

吴旭君对这句突如其来的话大吃一惊,笑着说道

:“假如真有那么一天,我怎么会不在您身边呢?”

话还没说完,毛主席就打断了她,一脸严肃地继续说道

:“我死的时候一定不要你在我跟前。因为我母亲死前我对她说我不忍心看她痛苦的样子,我想让她给我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,所以我现在要给你一个完美的印象,不让你看见我的痛苦。”

吴旭君看到毛主席态度这么坚决,她只好点了点头,随后把这一话题岔开。

毛主席却继续说道:“

别人越要回避的事情,我越要挑明来说,在战争中我有好多次都要死了,可我还是没死。有生就有死,有胜利就有失败。人一生知道两件事情,无非是生死,只有研究好了生与死,才能更好地把精力放在工作和学习当中

。”

吴旭君又说了许多宽慰毛主席的话,这才让他老人家心情感到舒畅。

这一老一少聊着聊着天就快要亮了。接下来,毛主席又和吴旭君探讨了许多关于生与死,甚至自己遗体火化,或者骨灰撒向哪里的问题。

因为毛主席曾经发过话,不让吴旭君看到自己的死状,于是在1974年,经过反复煎熬和慎重思考后,吴旭君离开了敬爱的毛泽东主席。

1976年9月9日,世纪伟人毛泽东与世长辞,第二年毛主席纪念堂建成,毛主席的遗体一直在用特殊方法进行保存,供人民瞻仰。

但这种做法,却不符合毛主席生前的意愿。邓小平在1980年回答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采访时回答道:“

毛主席提议所有的人死后都火化,只留骨灰,不留遗体,而且不建坟墓。但是,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,任何一件大事都可以有好几种做法

。”

因此,邓小平同志不认为保存伟人遗体一事是忤逆了毛主席的遗愿。

而离开中南海后的吴旭君,对毛主席的生死观一辈子都记忆犹新。正如他老人家说的那样,毛主席留给了吴旭君一个完美的印象。

每逢毛主席的生日与忌日,吴旭君都会穿着鲜艳的花衣服或红衣服怀念他,让他老人家看到自己是在履行诺言。

毛主席的生死观,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死问题的积极内容,还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同时也糅合了他极具人格魅力的特征。

从他让吴旭君在自己逝世前离开中南海的举动,就能看出毛主席乐观奋斗的生死观的价值取向。既不刻意回避死亡这件事情,同时尽可能为周围人或者为后人留下一些做出榜样。

斯人已逝,山河为之同悲!

但毛主席从来都没有离开他心爱的人民,他所心爱的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他。

参考文献:

[1]散木.毛泽东慨然面对生死[J].党史博览,2016(06):9-13.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